精彩小说尽在埃里小说! 手机版

您的位置 : 埃里小说 > 红楼衍生 > 冤枉啊!诸位大人!_精选章节

精选章节

更新时间:2025-01-11 21:10:16

你们说贾家是我灭的,这怎么可能!

今天我要讲清楚,从一开头讲清楚,这个千古奇冤!

我,贾雨村,曾以为自己能够在这乱世中找到一片立足之地。然而,命运总是充满了讽刺与无常。

那日,贾赦老爷找到了我,言谈之间透露出他对石呆子手中那几把扇子的兴趣。石呆子,一个老实巴交的书生,他视那些扇子为命根子,不肯轻易割舍。贾赦老爷是何等人物?他一句话,整个贾府都要颤一颤。我深知,如果能帮贾赦拿到那些扇子,对我而言意味着什么——那是升迁之路的关键一步。

于是,我不得不硬着头皮去见石呆子。我告诉他,这扇子对于贾府来说只是小事一桩,但对于他来说却是大祸临头。我甚至用了些不光彩的手法,让他感到恐惧,最终被迫交出了扇子。当我看着他那绝望的眼神时,心中不禁泛起一丝愧疚。但为了自己的前途,我只能将这份愧疚深埋心底。

那天清晨,我带着几分犹豫和不安来到了石呆子的家。这个小小的书斋坐落在城郊的一处僻静角落,四周环绕着竹林,显得格外清幽。石呆子是个老实巴交的书生,他对这些古扇珍爱有加,视若生命。

我深吸一口气,推开了那扇半掩的门。石呆子正坐在案前,专心致志地欣赏着他心爱的扇子,丝毫没有注意到我的到来。我清了清嗓子,缓缓说道:“石兄,今日前来,有一事相商。”

石呆子抬起头,见到是我,脸上露出了友好的笑容。然而,当他听到我要他交出扇子时,脸色骤然变得苍白。他的手微微颤抖,紧紧握住那些扇子,仿佛它们是最后的依靠。

“贾府……贾府要这些扇子?”石呆子的声音有些颤抖,“但这……这是我毕生的心血啊!”

我心中一阵刺痛,但还是强迫自己保持冷静。“石兄,你不知道,这扇子对贾府而言不过是小事一桩,但对于你来说,却可能带来大祸。贾府的势力庞大,得罪他们,后果不堪设想。”

石呆子的眼神中充满了绝望,但他似乎明白了事情的严重性。最终,在我的劝说下,他含泪交出了那些珍贵的扇子。离开时,我回头望了一眼那个孤独的身影,心中涌起了无尽的愧疚和无奈。

回到贾府后,我听到贾琏和宝玉谈论此事,他们似乎并不理解这其中的复杂性。生于富贵膏纨地,他们不懂得底下的规矩,装作天真无邪,还指责我狠毒。他们哪里知道,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维持他们的奢华生活。每一片瓦、每一棵草,乃至他们所用的一草一木,都是我们这些在底层摸爬滚打的人,为他们夺来的。那些原本也是好人家的儿女,如今却成了他们的奴才,像香莲那样的人,又有几个不是被逼无奈?

然而,我的努力并没有换来长久的安稳。王熙凤得知贾琏因为这件事挨了打,便跑到娘家王家诉苦。王家为了给女婿出气,在官场上散布了我第一次当官时贪污徇私被革职的旧事。很快,这个消息传遍了整个官场。人们开始对我指指点点,认为我已经失去了贾家的庇护,有人看中了我的位置,开始设下陷阱陷害我,最终导致我再次离职。

现在回想起来,这一切就像是一个巨大的漩涡,而我只是其中的一片落叶,随波逐流,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贾家以及四大家族的气焰嚣张,让我这样的小人物显得更加渺小无力。我曾试图在这个世界里寻找一席之地,但最终发现,所有的一切不过是镜花水月,虚幻而不可捉摸。

我,贾雨村,一个可怜的小人物,在这权力的游戏里,成为了牺牲品。但我从未后悔过,因为这就是现实,这就是那个时代的规则。即便如此,每当夜深人静之时,我还是会想起石呆子那绝望的眼神,想起那些被权势践踏的灵魂,心中依旧难以平静……

离开贾府后,我在官场上的处境愈发艰难。没有了贾家的庇护,那些曾经对我笑脸相迎的人开始露出真面目,处处为难我。我深知,在这个尔虞我诈的世界里,如果不想办法站稳脚跟,迟早会被彻底吞噬。

就在最无助的时候,一封来自忠顺王府的信件改变了我的命运。信中言辞恳切,表达了对我才华的认可,并承诺给予我一个新的开始。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一线希望,尽管这条道路充满未知,但我已经没有其他选择。

我走进忠顺王府的大门,内心既紧张又期待。王府内庭院深深,红墙绿瓦,显示出无尽的威严。我被引到一间雅致的书房,忠顺王亲自接见了我。他面带微笑,语气平和,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权威。

“贾先生,”忠顺王开口道,“我们听说了你的事迹,觉得你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如今,我们正需要像你这样的人来协助处理一些事务。如果你愿意加入我们,定会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发展机会。”

就在这时,忠顺王府向我伸出了橄榄枝。他们看中了我的才能,并许诺给予我新的机会。对于我来说,这是一个难得的翻身之机。虽然内心挣扎不已,但我别无选择。

面对这份突如其来的机会,我心中五味杂陈。我知道,这意味着要背弃曾经帮助过我的贾府,但如果不抓住这次机会,我可能会永远被困在这个泥潭中。经过一番思考,我最终决定接受忠顺王的邀请,希望能够在这条新路上找到自己的位置。然而,事情的发展远超我的预期。在忠顺王府的指示下,我不得不参与到一系列针对贾家的行动中。这并非出于我对贾家的仇恨,而是为了生存下去,我必须遵从命令。每一次决策、每一个行动,都是在官场规则的压迫下做出的选择。

我本意是好的,只是命运弄人,让我走上了这条不归路。

关于贾宝玉,说实话,最初见到他时,我就觉得他与石呆子有几分相似之处。他们都生活在富贵窝里,却被束缚住了自由的灵魂。我想,如果贾家真的衰败了,或许对贾宝玉来说反而是一种解脱。他会像脱缰的野马,回归到自然的状态,不再受制于家族的重压和社会的期待。

后来的事情证明,贾家的覆灭确实让贾宝玉经历了一段完全不同的人生。如果没有这些变故,《红楼梦》这部伟大的作品或许永远也不会呈现在世人面前。底下的蝼蚁们也正是因为贾家的衰败,才得以一窥天宫的一角,见证了一个时代的辉煌与悲凉。

所以,当我回首往事,心中虽有愧疚,但也有一丝慰藉。我所做的这一切,虽然看似无情,却无意间推动了历史的车轮。若非如此,你们又怎能见证到《红楼梦》这样一部千古绝唱?

说起来我和贾宝玉还有一段缘分。

那是一个春日的午后,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在荣国府的大院中。我作为新任官员,受邀参加一次家族聚会。当我踏入院子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满园的繁花似锦,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花香。

突然,一个身影吸引了我的注意。只见一个年轻男子站在假山旁,手持一枝桃花,神情专注地凝视着远方。他的衣着虽然华丽,但却透出一种与众不同的气质——那是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淡泊。这就是贾宝玉,荣国府的公子。

我走近时,贾宝玉似乎并未察觉到我的存在。他的眼神中带着一丝迷茫,仿佛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那一刻,我心中涌起了一种复杂的情感:既有对这位年轻公子才华横溢的钦佩,也有对其不谙世事的惋惜。

“贾公子好雅兴。”我轻声说道。

贾宝玉回过神来,微微一笑:“原来是贾大人,您也喜欢赏花吗?”

我们开始了简短的交谈,话题从诗词歌赋谈到人生哲理。贾宝玉的语言充满了诗意和哲思,但同时也透露出他对现实世界的疏离感。他谈论理想和人性,却很少涉及实际的生活问题。这让我不禁想起了自己曾经的理想主义,以及后来在官场中的种种妥协。

尽管我们之间的对话看似平等,但我清楚地知道,我们的地位有着天壤之别。贾宝玉是荣国府的公子,拥有无尽的财富和社会地位;而我只是个刚刚起步的小官,随时可能被官场的风云变幻所吞没。然而,在那一刻,我感受到了一种超越地位的心灵共鸣。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在官场中频繁遇到像贾宝玉这样的人。他们或是出身富贵,或是天赋异禀,但在面对现实生活时,却显得异常天真和无知。这些人让我既感到敬佩,又感到无奈。

例如,冯渊——那个被薛蟠打死的小地主。他是一个典型的文人,充满理想和热情,但却无法适应残酷的社会现实。他在与薛蟠的冲突中毫无还手之力,最终失去了生命。冯渊的命运让我深刻意识到,那些所谓的“钟灵神秀”之人,在现实中往往是最脆弱的。

还有石呆子,那个痴迷于古扇的书生。他对艺术的执着令人敬佩,但也正是这份执着,让他在官场斗争中成为了牺牲品。当我去劝说他交出扇子时,他眼中流露出的绝望至今仍让我难以忘怀。石呆子的命运再次提醒我,理想主义者在这个世界上很难找到立足之地。

在我未借助林家关系攀上贾府之前,我认为这些得到天地看顾、钟灵神秀的人是值得尊敬的。他们象征着纯洁和美好,代表着我对理想的追求。然而,随着我在官场中的经历增多,我逐渐明白了权力和利益的重要性。那些权贵们才是真正的护身符,他们掌控着一切资源和机会。

因此,我对像贾宝玉这样的人产生了复杂的感情。一方面,我钦佩他们的才华和纯洁;另一方面,我又对他们不懂世道、不明生计感到遗憾。他们就像是生活在象牙塔里的孩子,对外面的世界一无所知。而我,作为一个经历过风风雨雨的小人物,深知这个世界的残酷和无情。

这种矛盾的心情常常让我陷入深思。我时常问自己,如果当初没有选择进入官场,是否也能像他们一样保持那份纯真和理想?然而,现实告诉我,生存需要代价,每个人都有自己必须面对的选择。贾宝玉和他的朋友们或许可以继续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但我不能。为了生存和发展,我必须学会适应这个复杂多变的社会。在这官场的漩涡中,我深知自己只是个微不足道的角色。即便没有我的参与,忠顺王和其他势力也必然会找到其他途径来对付贾家。权力斗争无情,贾家的命运早已注定。而我所做的,或许在某种程度上,还能为他们保留一线生机。

当我接到针对贾家的任务时,内心十分矛盾。毕竟,贾府曾经给予过我帮助和支持,这份恩情我一直铭记于心。因此,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我尽可能地手下留情。我没有像某些人那样彻底摧毁贾家,而是留下了一些余地,特别是对于贾兰,我暗中保护,确保他未来仍然有机会参加科举考试,延续家族的希望。

我希望通过这样的安排,贾家不至于完全断绝后代的发展之路。贾兰是一个聪明伶俐的孩子,我相信他有能力在未来为家族争光。这也是我对贾家曾经恩情的一种无声回报。

林如海先生对我的知遇之恩,我一直未曾忘记。正是因为他的推荐,我才得以重返仕途。虽然如今局势逆转,但我始终记得这份恩情。在我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我尽力避免让林家受到牵连。我知道,林黛玉早逝后,林家已经失去了主心骨,我不想再看到这个家族因为贾家的覆灭而遭受更多的打击。

我还尝试在一定程度上维护林家的名誉,不让外界对林家产生过多负面的看法。尽管这可能只是杯水车薪,但至少体现了我对林家的一片心意。

你们要提香莲的事?这简直是污蔑,完全的污蔑!我就问你们谁没读过《西厢记》?我不过是把红娘当成了小姐,但在当时的情况下,我只是一个落魄书生,谁能理解那种心境?

那也是一个的午后,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在地面上,形成一片片金色的光影。我心中满是对未来的迷茫与困惑。忽然,一阵轻柔的笑声从旁边的小院传来,吸引了我的注意。我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向院子里望去。

只见一个年轻女子站在花丛间,她穿着一袭淡色的衣裙,头发简单地挽起,几缕发丝随风飘动。她正在与一位老妇人交谈,时不时发出银铃般的笑声。那一刻,她的笑容如同破云而出的阳光,瞬间照亮了我的世界。我的心跳突然加快,仿佛被一种无形的力量牵引着,不由自主地走近。

当她偶然抬头看见我时,那双明亮的眼睛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后又恢复了平静,但嘴角依然挂着一抹淡淡的微笑。那一瞬间,我觉得她是懂我的,就像《西厢记》里的莺莺小姐一样,能看穿我的灵魂,看到了我内在的价值。那是一种知己般的共鸣,让我感到无比温暖和安慰。

在那样的境遇下,遇到一个愿意对我微笑的人,是多么难得。娇杏的笑容给了我力量,也给了我希望。因此,当我后来有机会时,我选择了报答这份知遇之恩。我把她当作自己的知己,甚至像对待莺莺小姐那样尊敬她、珍惜她。这难道不是一种高尚的情感吗?你们这些没有经历过的人,怎么能理解其中的真谛?

至于外界对我的指责,说我是因为贪图美色才娶了娇杏,这完全是无稽之谈。如果你们读过《西厢记》,就应该明白,真正的爱情是建立在心灵相通的基础上。娇杏对我来说,就是这样一个特殊的存在。她的舅舅也曾说过类似的话,表明他认可我们的结合。既然如此,为什么还有人要肆意污蔑呢?

在这个时代,很多人都是不加思考的批评和攻击。他们不了解事情的全貌,就急于下结论。然而,我坚信,真正懂得《西厢记》精髓的人,会明白我的心意。我所做的,不过是在那个特殊的时刻,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那份真情,并努力去守护它。

那些评论的人,他们进过官场吗?没有!如果他们能进官场,还会做什么胡乱喧哗?他们懂官场吗?谁能比我更懂?

在官场中,最根本的问题就是“站队”。这不仅仅是选择支持哪一方那么简单,它涉及到生存、发展乃至整个家族的命运。就像我这样一个出身寒门的人,若想在仕途上有所作为,就必须与世家攀上关系。没有这种关系的支持,我又怎么可能从被革职的困境中重新站起来,回到官场上呢?

贾家也是如此,他们必须与皇家建立紧密的关系。这就是为什么他们会送大女儿元春进宫。否则,元春难道真的是想要在里面熬成老姑娘不成?这种联姻不仅是个人命运的选择,更是家族战略的一部分。

在官场里,人脉是最宝贵的财富。每一次结交、每一个盟友都可能成为未来的关键。像我这样曾经跌落谷底的人,深知这一点的重要性。因此,当我有机会时,我会尽全力维护和发展这些人脉关系。官场上的事情,很多时候都是利益交换的结果。你帮我一次,我记你一辈子;我给你一个机会,你也得回报我相应的帮助。这种互惠互利的关系网,是支撑官场运转的基础。

至于后来贾家的衰败,虽然表面上看是因为各种原因,但实际上,这也是站队失败的结果。当他们失去了与皇室的有效联系,也就失去了最重要的保护伞。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有再多的财富和社会地位,也难以抵挡来自各方的压力和攻击。

而我,贾雨村,在这个过程中所做的选择,虽然看似无情,但实际上是出于无奈。为了生存下去,我必须遵循官场的规则,做出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这不是个人恩怨,而是官场斗争的必然结果。

你们说《红楼梦》里没有提到贾家的保护伞?那义忠亲王老千岁的棺材怎么会在薛蟠手里?这背后隐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薛蟠,那个看似莽撞无知的纨绔子弟,实际上手握着如此重大的秘密,这难道不是一种讽刺吗?

在太上皇还是皇帝时,义忠亲王和忠顺王之间曾有一场激烈的争斗。义忠亲王选择义气,最终牺牲;而忠顺王则选择了服软,活了下来。这一场权力的游戏,不仅决定了他们个人的命运,也深刻影响了整个朝廷的政治格局。老皇帝退位后,现在的皇帝登基,但你以为这一切就结束了吗?

当然没有!权力斗争从未停止过。即便是在新皇帝的统治下,那些想往上爬的人依旧层出不穷。天底下,玉皇大帝能给出的仙班数量是有限的,他要是给太多,自己都压不住手里的神仙。每个人都想当孙猴子,都想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但这怎么可能呢?

贾家的衰败,正是这种权力斗争的结果。他们在过去的岁月里,通过与皇家建立联系,获得了显赫的地位。然而,一旦失去了关键的支持,就像失去了一根支柱,整个大厦便开始摇摇欲坠。我深知这一点,所以在面对选择时,不得不做出对自己最有利的决定。

官场就像是一个巨大的棋盘,每个人都是棋子,而权力则是棋手手中的筹码。在这个棋局中,没有人是真正的赢家,只有不断适应规则、寻找生存之道的人,才能在这片波谲云诡的海域中航行得更远。我所做的每一个选择,都是为了在这场游戏中活下去,哪怕这意味着要付出沉重的代价。

老皇帝虽然年事已高,但依然牢牢掌握着朝政大权。他深知自己时日无多,却不愿轻易交出权力。为了确保自己的影响力不因退位而减弱,他巧妙地利用了继承人问题,挑拨义忠亲王和忠顺亲王之间的关系,制造了一场激烈的权力斗争。

继承人派认为义忠亲王是正统的继承人,早晚会被立为太子,因此纷纷加入这一派。贾家等功勋世家也加入了义忠派,寄希望于通过支持义忠亲王来延续家族的富贵。

而由忠顺亲王领导,得到了老皇帝及其身边一众老臣的支持,迎合老皇帝的心意。他们通过各种手段削弱义忠派的力量,逐步巩固自己的地位。

随着老皇帝的暗中操纵,两派之间的矛盾逐渐激化。朝堂之上,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义忠亲王坚持正统,拒绝妥协;而忠顺亲王则灵活应对,巧妙周旋。这种对立不仅影响了朝廷的决策效率,也让整个国家陷入了动荡不安的局面。

老皇帝深知,如果直接宣布废黜义忠亲王,会引起巨大的反弹。因此,他采取了一种更为隐秘的方式,逐步逼反义忠亲王。他故意放出一些不利于义忠的消息,同时加强对义忠派的打压,制造紧张气氛。最终,在一次关键的朝会上,老皇帝突然发难,怒斥义忠亲王及其追随者。

面对老皇帝的指责,忠义亲王感到无比愤怒和失望。他原本以为自己是老皇帝最信任的儿子,没想到最终还是被抛弃。忠义亲王决定不再沉默,公开挑战老皇帝的权威。他号召忠义派的支持者们共同抗争,试图夺回应有的权利。

但是他失败了。

贾家作为忠义派的重要成员,此时陷入了极大的困境。他们原本以为支持忠义亲王是明智之举,却没想到会遭遇如此重大的变故。老皇帝不仅责备忠义亲王,还严厉批评像贾家这样的追随者,他指责他们传递消息,导致自己失去了一个“有情有义的好儿子”。

老皇帝并非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过于自私,但他已经无法回头,他知道,自己找的理由站不住脚,但为了保住权力,他不得不这样做。他害怕一旦交出权力,自己可能会失去一切,甚至面临生命危险。

老皇帝深知自己逼反忠义亲王的行为已经让朝堂上的正统派心生不满,而他之所以能成为皇帝,正是因为得到了正统礼法的支持。一旦失去了这种支持,他的地位将岌岌可危。为了保住权力,他决定采取一种更为隐蔽的方式——借口生病退位,挑选一个“纯洁无暇”的儿子作为新皇帝。这样,他可以利用孝道把新皇帝变成傀儡,继续保持至高无上的地位。

老皇帝表面上宣布因病退位,实则在幕后精心策划。他选择了一个性格温顺、从未参与过权力斗争的“纯白无暇”的儿子作为继承人,希望借此控制住局面。然而,皇位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可以改变任何人。即使是再懦弱的人,在登上皇位后也会逐渐展现出自己的意志。

新皇帝虽然一开始对父亲言听计从,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开始意识到自己并非真正的主宰。老皇帝不断干涉朝政,甚至通过一些小宦官传递指令,这让新皇帝感到极度不满。渐渐地,他不再甘心做傀儡,开始尝试摆脱老皇帝的控制。

贾家已经投资失败一次,为了保全家族,贾家不得不四处奔走,寻求各方的支持和谅解。

贾家为了让家族延续富贵,将女儿送入宫中,成为了新皇帝的妃嫔之一。起初,一切看似顺利,贾家的女儿也受到了新皇帝的宠爱。然而,随着新皇帝与老皇帝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皇宫内部的权力斗争也愈发激烈。

在这场权力博弈中,贾家的女儿不幸成为了牺牲品。她夹在新皇帝和老皇帝之间,左右为难。一方面,她是新皇帝的爱妃,希望能帮助丈夫巩固地位;另一方面,她又担心得罪了老皇帝,给家族带来灭顶之灾。最终,在一次关键的政治事件中,她未能幸免于难,香消玉殒,留下了无尽的遗憾。

当贾家的女儿贾元春离世前,她面对她的母亲,已经开不了口了,她心中到底是怨、恨、还是悔呀?

怨老皇帝的自私和冷酷,正是他的算计导致了自己的悲剧。恨新皇帝的无力,尽管他曾深爱自己,却无法保护免受伤害。悔当初全家以为自己命格高贵,入皇宫,这个大火坑,如果能预见这一切,或许会有不同的选择。

你们又要问了,是忠顺亲王要对政敌团伙除根,这才对付贾家吗?你们真是太天真了。忠顺都叫忠顺了,他哪里不是按主子吩咐的?忠顺亲王之所以能活下来,正是因为他懂得如何在复杂的权力游戏中生存。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讨好主子,维持自己的地位。

至于你们问他主子到底是老皇帝还是小皇帝,你们呀,真是一点常识都没有。古往今来,只要住进了皇宫,那就没什么分别。皇宫,那是玉皇大帝用来关野兽、疯子用的。

什么你们说皇宫里住着玉皇大帝?

错了错了,完全错了。

皇宫里,从来住的,都是野兽,到一定时间,天地灵气供养不足,野兽就要出来吃人了。

玉皇大帝是信仰,是意志,是你们。

玉皇大帝允许野兽吃人,为了天地灵气。

不过是因为这头野兽住在皇宫里,所以才被叫皇帝。

贾家是忠顺按皇帝旨意灭的,是玉皇大帝给了皇帝这个权力,玉皇大帝是你们的意志塑造出来的。

所以最终贾家是你们杀的——

(本报记者在宁古塔为你报道,不过好像曾经的贾大人,贾时飞已经被冻坏了,后面都是胡言乱语,这次报道就到此为止。)

沪ICP备2024102049号-14

本站所有内容都已取得正版授权。版权声明 - 投稿声明 - 自审制度 - 免责声明